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的提取量会,原因是。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放在温度
的地方,目的是。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
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现有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以及所需的其它材料用具,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请回答:
(1) 如果右图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某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则细胞形态变化的顺序应为,细胞中变化最大的结构是。
(2)如果右图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分别发生的变化,则最初所处的蔗糖溶液中浓度最高的是。
(3)C图中标号①内物质的颜色应是。
(4)如果将处于C图状态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将发生的变化是。
(5)构成细胞的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死细胞的生物膜是不具备这个特点的。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补充下列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实验材料和用具:
①新鲜的玉米粒②烧杯③记号笔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⑤清水⑥量筒⑦红墨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记号笔标上A和B。
第二步:在A烧杯中加入用盐酸浸泡过的新鲜玉米粒10粒
第三步:。
第四步: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红墨水10mL 。
实验现象:玉米粒着上红色的烧杯应是。 原因是:
。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据图回答: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你认为产生水和消耗水的阶段分别是阶段。
(2)当叶肉细胞处于图II甲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I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
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当叶肉细胞处于图II中乙至丙段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达到丁点后,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2分,答出两点)。
(4)当叶肉细胞处于图II丙点状态时,叶绿体内消耗的CO2来自图I中_______________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
(5)图I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图II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
(6) 当叶肉细胞处于图II乙点状态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I.下图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阶段Ⅰ所代表的过程是,其反应场所为。
阶段Ⅰ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图中过程①称为,过程②称为。
Ⅱ.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若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则所得曲线变化如b所示。丙图为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CO2释放量和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a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3)观察丙图可知:①在5℃时光合作用所制造有机物的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倍。
②在环境温度为℃时,最适合该植物的生长。
下图是某生物细胞(局部)和细胞中某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乙中A所示的这类物质在生物膜上可能具有的功能是()。(多选)
A.作为载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 |
B.作为酶,催化发生在膜上的化学反应 |
C.作为受体,接受相应的化学信息 |
D.作为抗原,被免疫细胞识别 |
(2)若甲图要表示豌豆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表皮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是,而应添加的结构有。
(3)若图甲细胞的分泌物是抗体,则该细胞可直接由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4)若图甲所示的细胞进入衰老状态,图甲中会发生变化的结构有。(至少答两种)
(5)若图乙代表线粒体膜的一部分,则b代表的物质是。
(6)若图乙代表神经细胞细胞膜的一部分,则静息时D侧的膜电位为电位。
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
(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的特性。
洗衣服中加有A,洗涤效果更好,控制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中。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
(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
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
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