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节假日调整这一主题,某班学生成立探究小组,搜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信息二 针对越来越多中国人热衷过圣诞节的情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活动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王达山表示,要通过此联署文章“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
信息三 国学大师文怀沙指出,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社会发展越迅速,我们越不能丢掉传统。但是,我不赞成无条件、无制约地复古。我们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但不等于开倒车,不能太随意。现在有些家长和学校让小孩子全文背诵四书五经,有些地方甚至恢复私塾,这就大可不必,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请你参与该探究小组,继续探究以下问题:
(1)结合信息一、二,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围绕正确处理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建议。
(2)某社区为欢庆中秋佳节,请你设计系列活动,要求体现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让居民乐于参与其中,感到有意义、有品位、有收获(不少于三项)。并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角度,说明将民族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理由。
我们应该这样看待调高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点
A.可以增加我国的财政收入 |
B.有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
C.可以实现居民之间的绝对平均分配 |
D.可以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
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税制调整与改革,这主要与税收的( )相联系。
A.强制性 | B.无偿性 | C.固定性 | D.平等性 |
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的一个重要作用。下列直接表明这一作用的选项是
①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③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收入④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投入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
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的措施之一就是送科技下乡。为了使科技真正进村入户,某农科院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生拉硬扯,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材料中所说的“统一”,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
A.按资本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统一 | B.按管理分配与按资本分配的统一 |
C.按劳分配与按技术分配的统一 | D.按信息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统一 |
从2001年起,国家每年都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大会上,都会授予最多两名科学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重奖500万元人民币。科学家的这项收入属于
A.个体劳动所有 | B.按劳分配收入 | C.社会保障收入 | D.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