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政府制订法令,制服恶人,保护良善,这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为着履行这种职责,需要很多的经费,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故须向农民、商人征收赋税,以资维持,但这是在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惠的话,那么农民、商人向政府缴纳赋税,也可以叫做恩惠了。”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A.官民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B.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C.自由、平等是上天赋予的人权 D.人与人之间在基本权利上是平等的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因为天主教的很多教义不符合圣经教诲,而加入了太多教皇的个人意志以及各类神学家的自身成果,所以许多信徒开始质疑天主教的教义和组织,发起回归圣经的行动来,因这种回归而陷于困境的思想理念是

A.人文主义 B.因行称义 C.因信称义 D.先定论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
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订 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