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很大冲击。因此,同文馆的办学举措引发清廷内部的争论。1867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倭仁上奏道: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叉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知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1)倭仁反对同文馆哪些办学举措?理由是什么?
(2)以今天的眼光,你对这场争论如何取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a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b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
图a美国,1947图b捷克斯洛伐克,1949
图1
分别概括两幅漫画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时局、国家立场及时间推移等角度,具体分析导致以上两幅漫画所体现观点迥异的主要因素。
明清小说和戏剧有什么共同特点?
列举唐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在祖国大家庭,各民族既有矛盾,也有友好交往与和平相处,那么各民族之间交往的主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