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2010年的中国官方表达中,“调整收入分配”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各种场合。实际上,“调整收入分配”已是20l0年官方语境中的共识性语汇。围绕“收入分配与社会发展”,某校高三(1)班同学积极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 收入分配与经济结构
当前,分配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偏低”: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这都与经济结构有关。比如,由于投资、出口、消费比例不协调,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已从最低时的21.6%升到40%以上,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大量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被挤进第二产业,造成第二产业劳动力供过于求;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财富增长相对缓慢等。
信息二 收入分配与政府责任
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根据改革发展的进程和实际情况,不断对收入分配制度做出调整,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收入分配这个政策杠杆,保持社会整体利益格局的大体平衡,防止由于政策失误、或者政策反映迟缓,激化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只有这样,政府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政府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信息三 收入分配问题的认识历程
对于公平和效率的理解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正确的,我们曾经历了历史的曲折。改革开放前,在理论上,把公平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实行的是绝对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体制,使效率大受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开展了在理论上以强调“按劳分配”,在实践上以实行“包干”为标志的分配制度改革。关于公平的错误认识开始扭转,从农村到城市,我国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人们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作为完善分配制度、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缓解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重要政策取向。根据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重新思考并探讨这一理论问题,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请你参与探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信息一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信息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政府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
(3)信息三蕴涵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A.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于2015年10月18日在福州举行,这届运动会的主题口号是“福之州,青之运”。“福之州”点出中国唯一一个“与幸福同名”的省会,“福之州”也可表述为幸福的神州大地;“青之运”则暗喻年轻一代将在此集聚能量,展示力量,以新的姿势与节奏,领跑中国。这体现了
①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举办运动会可促进文化交流
③各地文化渐趋融合又各具特色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4年 11月,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6届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各国达成共识:坚持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启动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努力构建惠及太平洋两岸的区域经济新架构。这说明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B.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的政治组织
C.亚太国家存在着根本一致的国家利益
D.经济区域一体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015年1月4日,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万个故事献祖国”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启动仪式。这一活动通过普通人讲述的故事,反映了新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推动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事例。这表明了
①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前提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③民族团结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
④我国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状况已消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上述改革举措。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改革举措
①是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制度保障
②表明广大农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③有利于人民利益日益得到充分实现
④贯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