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blob.png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题。

(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一些学者建议政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的碳量,对其征收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4)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政府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⑴上述名言警句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⑵这些名言警句带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放缓,从GDP总量上来衡量,中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已拉大到6倍。中部发展牵动全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放缓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放缓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8分)

材料 2008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⑴我们党在作出重大决策时,为什么要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⑵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材料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时代特征、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的知识?

材料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尽最大的力量保护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