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近年来,N市不断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该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或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通过各种渠道承包农户土地,开展集中连片生产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护农民的收益权利。据统计,该市1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有70户,流转到专业生产大户手中的土地面积达3.5万亩。种粮大户李某承包土地面积5000多亩,年产粮食3000吨,多次被授予“种粮大户”的称号。
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代替过去沿用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新的提法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作用表达得更加明确,更加鲜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新提法、新论断,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为进一步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而提出的新指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要怎样履行经济职能?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氏族制度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山东某市按照中央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了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该市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促法治示范建设,让村民参与法治建设,实现了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全新路径。
结合材料,请写出该市“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唯物辩证法依据及主要内容;并进一步说明这一哲学依据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意义。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2分)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实现和切实保障”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依然关注“三农”,这让家在农村的高中学生小李十分高兴,他围绕“三农”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向村委会建议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向人大代表反映“三农”资金使用的违规情况;就农民工就业问题通过发帖形式在县政务微博上留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小李积极“建言献策”方式的理解。

材料: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为实现科学立法,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修改后的《立法法》。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