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材料一 某电子商务公司只用了6年时间,就以每年300%的速度超越行业的所有对手。该公司在不断壮大成长的道路上有哪些成功的秘诀?
公司坚持以“产品、价格、服务”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坚持“先人后企”的发展理念,并与众多供应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诚信联盟。建立自有快递公司,提高库存周转率,节约了成本:从而提:十公司的竞争力。推出了“价格保护”、“延保服务”等举措,最大限度地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现在,公司获得总额达1.5亿美元的融资,已收购某国外服饰网上购物商城,获得了更优质且更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和供应渠道,正逐步从3C产品扩张到传统百货。
(1)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公司成功的秘诀。
材料二 截止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参与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网络监督存在着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为什么关注网络监督?你认为应如何确行使网络监督?
材料三 2010年首届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为中国的岁末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 “条条网络通北京,你我都能上春晚”的立意、由网友推选节目创意、演员、导演和主持人的广策略吸引了全球华人的参与,最终出现在“网络春晚”的演员和节目形式,都是网友和观众票选而出的结;晷。在全球的互动播出平台上,用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网络特有的节目形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网民献上以“七天看春晚,天天过大年”为主题的“新春晚”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概括网络传播方式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8分)
材料四 人民网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表明,90%的网民关注两会,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发言人李肇星的答记者问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在回答有关人大代表职权的提问时,李肇星认为,各级人大代表是有职有权的,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职权的行使都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进行。人大是通过会议集体讨论和决定问题的,代表个人不直接处理问题,包括处理具体事项和具体案件。
(4)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说明发言人的上述回答体现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该原则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持之以礼,睦近交远。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应如何处理中外文化的关系。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美丽浙江,建设美好生活”的目标,在全省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1)指出材料一中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县是如何建设“两美” 浙江的。
(3)运用“政府的职能”的知识,分析该县政府建设“两美”浙江取得成功的道理。
2015 年 1 月 1 日,中石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新疆启动试点,公司将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 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过去,石油、金融、铁路等领域被国有企业占据主要地位,民间资本 渴望参与,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大型中央国有企业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垄断或半垄断行业的 大门逐渐开启,将使得各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借助市场机制的平台和渠道,在相互竞争的基础上获 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也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完善国有公司治理结 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释放国企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公司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国有企业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将逐步激发内需潜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广泛关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城镇化的主体是谁?城镇化的方式是什么?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有那些?------安徽省两会上,围绕着城镇化的话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建议地方政府打破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制度瓶颈,释放制度红利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委员们认为,实现城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超出了这个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都会带来严重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样做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过2014,迎来2015。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密不可分。当前雾霾频发等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也要统筹考虑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向污染宣战,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污染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放工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第三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新常态下的发展,将不再只有枯燥的GDP数字,而是更加注重百姓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质与生存环境。
中央确定的经济生态领域8个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综合性改革方案,目前除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经通过,其余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等7个方案仍在等待出台。新一年,更需要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落到实处。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将与人们自身的“心常态”相互融合,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中国经济社会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各方主体应如何为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