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另称取铁钉6.0放入15.0.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并收集到气体。
①甲同学认为中除外还可能含有。若要确认其中的,应先用选填序号)。
a.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然后加入足量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由于此推知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和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
(4)认为气体中还含有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于(选填序号)。
a. 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中含有,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中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 ),除可用测量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燃烧②炸药爆炸③酸碱中和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⑥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⑦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在4L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发生反应:
3A (g) + B (g)2C (g) + x D (g), 2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2molC,经测定D的浓度为0.25mol·L-1, 求:
(1) x= 。
(2) 用B表示的2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压强比为。
(4)达到平衡状态时B的转化率为。
右下图是以Zn和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
Date:2011.03.06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阳极,Cu为阴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Zn→Cu ④Cu极有H2产生 ⑤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mol。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 =Zn2+ |
(1)在卡片上,叙述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在实验中,甲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锌片换成石墨,发现电流计指针几乎不能偏转,原因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猜测_________(填“锌极”或“铜极”)变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极方程式表示)。
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前四种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原子序数的二倍。E的阳离子与D的阴离子都比A阳离子多2个电子层。D与四种元素中任意一种都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B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_,E________。
(2)D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BD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3)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A~E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
(4)A、B、C、D可形成一种受热易分解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2D2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6)用电子式表示A2D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转化关系中,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A是固体,其余都是气体,且C呈黄绿色。化合物H和I两种气体相遇时产生白烟。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反应①和②均在溶液中进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F 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K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
(4)将少量单质C通入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这说明单质C的氧化性于单质碘(填“强”或“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