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表现为
| A.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 B.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 |
| C.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 |
| D.人们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不能预见具体事件的发展 |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这里的“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指的是
| A.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 | B.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问题 |
| C.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 |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
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体现在
| A.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提供了科学标准 |
| B.为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提供了锐利武器 |
| C.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原则 |
| D.是人们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 |
费尔巴哈指出,纯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虽然“是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但不是大厦本身”。列宁也指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哲学没有任何的单独存在的权利,它的材料分布在实证科学的各种不同的部门中间”。这说明
| 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应该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应该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 C.纯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基础 |
| D.必须把社会的科学同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相协调起来 |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玻恩指出:“每个科学阶段都和当时的哲学体系有着相互影响,科学给哲学体系提供观察事实,同时从哲学中接受思想方法。”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 B.科学只有从哲学中解放出来才能得到发展 |
| C.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
| D.哲学给科学发展以根本的方法论的影响 |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所谓“3·20公投”结束,因投票人数未达到总投票人数的一半,公投无效。这说明
| A.台湾同胞是遏制台湾分裂势力的重要力量 |
| B.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台湾民心所向 |
| C.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
| D.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