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广东省人均GDP达到40748元,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同时,省政府非常重视强化文化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教活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数字出版、动漫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材料二:历时三年,七易其稿,《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于2009年12月颁布实施。它描绘了我省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八大方面公共服务的蓝图。这是实现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⑴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原因是什么?
⑵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政府要履行好哪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⑶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政府是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在访问延安期间,向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旋律时,毛主席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旋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毛泽东认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是能够避免“人亡政息”的新路。那么,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监督权呢?

材料一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决心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中央决心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的必要性

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了实施50多年的《农业税条例》。近年来,中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3397亿元。2007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2007年,我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作用。

从“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到悲壮的“狼牙山五壮士”;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虽然年代不同,事迹也不一样,但其精神实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观境界!
“双百”人物们追求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境界分别是什么

江苏省A县某中学高三(1)班学生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采取多种方式获得如下资料:
表一:A县“十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6860/8.5%
7703/13.4%
8472/9.0%
9422/7.7%
10317/9. 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2366/4.2%
2476/4.8%
2622/4.3%
2936/6.8%
3303/12.5%

注:从2004年起,江苏省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粮食补贴。
表二:A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情况

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社会事业
村民对村委
会的满意率
农业科技
贡献率
农产品
加工率
劳动力平均
受教育年限
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比重
参加各类社
会保险比重
患病就医率
30%
20%
6年
10%
5%
60%
50%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A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2)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根据上述有关数据反映的问题,选择一个研究性课题,并简单写出选题的理由。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一些地方急于推典型、定模式,把少数村庄建起楼房别墅简单地认定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动范例”。
从哲学上分析这种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需要各级领导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从政治上说明上述政绩观的正确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