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首诗常常被我国律师界引为座右铭:
你戴着荆棘的王冠而来,
你握着正义的宝剑而来。
律师,神圣之门,又是地狱之门,
但你视一切险阻诱惑为无物。
你的格言: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唯有客观事实才是最高的权威。
这首诗说明的道理是( )
①律师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②律师的基本职责是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③律师应尽力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帮助当事人开脱罪责④律师有助于法官准确查明事实,正确运用法律,达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竟神秘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到大约600多棵树。等人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时,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古楼兰已是回天无力了。材料告诉我们()
| A.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B.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
|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 D.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
科学家研究发现,2000年到2050年间有20次冲日天象发生,相冲的点在轨道上约16年转一周,火星每隔15年或17年发生一次大冲,冲日前后星整夜可见。这表明()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规律是客观的,是永恒不变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回答9、10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哲学命题()
|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
| B.承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
| C.说明了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 |
| D.承认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哲学命题()
| A.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 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
|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 D.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
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 B.运动性 | C.条件性 | D.规律性 |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观点是()
| A.唯心主义观点 | B.形而上学的观点 |
| C.唯物主义观点 | D.否认客观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