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 | 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
| B. | 《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
| C. | 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
| D. | 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
|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 D.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
|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
|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
|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