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和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1%NaCl溶液(mL) |
1 |
|||
1% CuSO4溶液(mL) |
1 |
|||
1% Na2SO4溶液(mL) |
1 |
|||
蒸馏水(mL) |
1 |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已知在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求:
⑴在另一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⑵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_______________
当在一条单链中,(A+T)/(G+C)=n时:
⑶在另一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⑷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基因 A对a是一对等位基因).请分析回答
⑴若Ⅱ7不携带该病的基因,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⑵若Ⅱ7携带该病的基因,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8与一位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患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患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人类白化病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据图回答:
(1)人类白化病致病属于 _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Ⅰ1、Ⅱ2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个体的几率为____________ 。
(4)III2与一个杂合体结婚,生白化病男孩的几率为
表中三组数字为某生物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在各时期中的变化数据。试分析回答:
组号 |
间期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第一组 |
8 |
8 |
8 |
16 |
8 |
第二组 |
16 |
16 |
16 |
0 |
0 |
第三组 |
16 |
16 |
16 |
16 |
8 |
(1)_________组为DNA的变化数据。
(2)_________组为染色体的变化数据。
(3)_________组为染色单体的变化数据。
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1)下图表示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
(2)请据上图回答: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是 ;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是 。
(3)请据上图回答:
①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如图2是 ;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 。(图2中虚线处表示进行各种处理的时间)
②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