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单位:%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39.2 |
37.9 |
37.7 |
37.1 |
49.1 |
47.7 |
46.2 |
45.6 |
注: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按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49%为小康水平,20%~39%为富裕,20%以上为最富裕。
表2 我国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6280 |
6860 |
7703 |
8472 |
2253 |
2366 |
2476 |
2622 |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表1、表2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注:数据已扣除价格因素。
材料二:2014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报告强调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材料三: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予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允许采取差异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其经济信息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3)材料三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方法论原则?
大数据时代来临,引发多重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这样描述“大数据”时代: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企业会根据你的意见来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
材料二:“大数据技术”是IT行业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我国众多企业在顺应潮流进军该领域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等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应怎样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请你就如何推动“大数据时代”健康发展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中国城市建设回归理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分地区、分规模城镇化质量指数情况。
注:城市规模按《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0年)城区人口分类。分地区数值为各地区城市指标的平均值。分规模数值为各种规模城市指标的平均值。
(1)根据表4信息,简要概括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二:近年来,关于“空城”、“鬼城”的报道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C市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的基调,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避免了“空城”现象:一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城镇化红利,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二突出节约集约,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三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四突出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五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如何通过贯彻科学发展观来避免“空城”现象的。
材料三: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又被称为“共同沟”,是指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公用类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由于共同沟将各类管线均集中设置在一条隧道内,消除了通讯、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布下的道道蛛网及地面上竖立的电线杆、高压塔等,避免了路面的反复开挖、降低了路面的维护保养费用、确保了道路交通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道路的附属设施集中设置于共同沟内,使得道路的地下空间得到综合利用,腾出了大量宝贵的城市地面空间,增强道路空间的有效利用,并且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创造良好的市民生活环境。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共同沟”对我国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的启示。
中共中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材料二: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召开座谈会,在会上,他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寥寥数语,掷地有声。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2)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习总书记强调“莫以百姓可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90后”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追随时尚、追求个性,标榜“我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他们追求和享受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他们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2)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消费心理?
(2)谈谈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