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在一些社会机构和人士的组织推动下,北京、湖南、山东、安徽等地,越来越多的儿童参加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活动,颇为引人关注。目前,北京、广州等城市的部分中小学校已着手组织在校学生开展“诵读书经活动”,即: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等“国学”篇目重新列为必修课,要求学生熟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孩子加入“读经”的行列。对这一活动,有人认为是复古,有人认为是创新,还有人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认为应该顺其自然。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开展学生“诵经”活动的看法。(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8分)
表一 2005-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

指 标 年 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
2005
9.6%
6.2%
7238元
2006
10.4%
7.4%
8172元
2007
12.2%
9.5%
9646元

(注:另据调查,多数居民认为自己将来的收入会继续增加,但出于对未来教育、医疗支出等因素的考虑,居民消费的增长仍不容乐观)
表二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营业盈余指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表三 2005-2007年我国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

年 份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2005
36.1%
38.1%
25.8%
2006
39.2%
41.3%
19.5%
2007
37.0%
41.6%
21.4%

(注:2007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对GDP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为60%。)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表一、表二和表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一、表二和表三有什么内在联系?
(2)依据以上材料,对表三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并说明其主要依据。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温家宝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政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政府确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主张的理论依据。
材料二中国当前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一中国玉米产需表单位:10000吨

年度
产量
年度总需求
需求结构
饲料消费
食用消费
工业加工
其他
2001
10600
11813
8380
771
1180
1482
2002
11136
12410
8327
737
1380
1966
2003
12130
13789
9020
828
1450
2500
2004
11400
13077
9156
792
1540
1589
2005
12160
13181
9360
820
1730
1271
2006
13000
13400
10000


600

(2)根据表一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26分)
材料一 2009年4月5日,某市在网上公布了2009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医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食品安全监管、大气污染环境防治、就业民生实事共五十七项,让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这些要办的实事公布和实施之前,该市市委、市政府首先将实施意见向群众公示,公开征求意见,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实施办法提出建议,然后将修订后的实施意见提交人大审议,表决通过后并予以公布并组织实施。
(1)依据材料一回答,该市民生保障工程实施意见确立并予以实施的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建国六十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不断完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确定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宪法。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为了贯彻落实民族区域治法,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和实施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条例等。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政治意义。(9分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弄虚作假,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
(节选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材料对党的建设的分析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
(2)联系材料中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5%。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但中国将尽最大可能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切实行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全球气候不断作出新贡献。
材料二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加与我国部分行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有关。要实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必须不断加大淘汰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产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多,其中,某些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多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冲动。同时,政府权力滥用也是形成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原因之一。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指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以及我国企业自身应采取哪些措施。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在治理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如何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