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广泛用于汗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 等)制备聚铁和绿矾(),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的方法是。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按气流方向链接各仪器口,顺序为→→→→→。装置的作用是,装置中溶液的作用是。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中加入过量,充分反应后,经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溶液的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操作方法为。若溶液的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
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
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2.520 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 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20.00 mL。
(1)写出草酸(H2C2O4)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滴定时,将酸性KMnO4标准液装在如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3)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________。
①若滴定终点时仰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酸性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
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 色变为 色,并_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mL,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mL。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
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体积/mL |
||
第一次 |
25.00 |
0.00 |
26.11 |
26.11 |
第二次 |
25.00 |
1.56 |
30.30 |
28.74 |
第三次 |
25.00 |
0.22 |
26.31 |
26.09 |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9分) 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Ⅱ), Mn(Ⅱ), 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__ 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_________。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__________。
(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
(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取干操后的滤饼11.2g,煅烧后可得到产品8.1 g.则x等于 _________。
(8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Ⅳ比Ⅲ复杂 |
B.Ⅳ比Ⅲ安全 |
C.Ⅳ比Ⅲ操作简便 |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填化学式)。
(1)已知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
实验温度/℃ |
c(Na2S2O3)/mol·L-1 |
V(Na2S2O3)/mL |
c(H2SO4)/mol·L-1 |
V(H2SO4)/mL |
V(H2O)/mL |
① |
25 |
0.1 |
5.0 |
0.1 |
10.0 |
a |
② |
25 |
0.1 |
10.0 |
0.1 |
10.0 |
0 |
③ |
25 |
0.2 |
5.0 |
0.1 |
5.0 |
b |
④ |
50 |
0.2 |
5.0 |
0.1 |
10.0 |
5.0 |
其他条件不变时: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 (填实验编号);若同时选择实验①②、实验②③,测定混合液变浑浊的时间,可分别探究Na2S2O3浓度和H2SO4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表中a和b分别为 和 。
(2)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实验操作①中测试时pH试纸的颜色应该接近 。
A.红色B.黄色C.深蓝色 D.绿色
上述流程中实验②、③的目的是为了探究Na2S2O3某种化学性质,你认为是探究了Na2S2O3的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