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作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材料反映()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
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 |
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
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 |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代表 |
B.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
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
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
C.国民经济的调整 |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表明作者()
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 | 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 |
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 | 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