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切为了司法公正》一文。文中强调:司法公正不仅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要求,法院要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审判权力,坚守职业道德,严格执法,秉公办案。而权力机关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尤其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的重大违法案件作为监督对象,通过依法实施强有力的监督,坚决清除司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坚决遏制司法腐败现象,从而真正促进司法公正。
(1)人民法院为什么要确保司法公正?怎样才能确保司法公正?
(2)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为什么还需要权力机关的监督?
材料一 由浙江卫视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从荷兰引进电视节目制作版权,然后加以本土化改造,在细节处理上融入了浓厚的中国元素,促成了这个“舶来品”在中国市场的华丽转身。该节目鼓励普通人追求音乐梦想,通过艰苦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执着拼搏精神和用心歌唱的理念给更多人注入了“正能量”。
材料二 《中国好声音》在经营模式上有很大突破,它通过合作经营,资源配置,协议分成甚至股份互持等方式极大地整合各种资源。伴随着该节目的成功,选手所唱曲目网络下载将延伸产业链,预计可催生3.2亿元彩铃市场,巡回演唱会的收入预计1亿元。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与经济辩证关系的?
(2)《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 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将设计比作放风筝的话,那么,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则分别是担任放收“风筝”的职能。发散思维旨在将风筝放飞得更高,但再高再远也不能断线,否则,风筝就失去了意义,这根线就是设计主题,聚合思维控制着这根线,它负责适时地收回风筝,能放能收才是放风筝的乐趣所在。由此,有人说:思维创新的过程就是“聚合—发散”的思维过程。
(1)下列选项中既包含发散思维又包含聚合思维方法的有
A.检核表法与列举法 | B.头脑风暴法与信息交合法 |
C.功能综合方法与集思广益法 | D.归纳推理方法与演绎推理方法 |
(2)结合材料,请你评析“思维创新的过程就是‘聚合—发散’的思维过程”这一观点。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改变过去越位、错位、缺位、权力过于集中的管理模式,近期国务院下发通知,决定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如下表
项目名称 |
实施机关 |
处理决定 |
企业投资日产300吨及以上聚酯项目核准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取消 |
外国文艺表演团体、个人来华在非歌舞娱乐场所进行营业性演出审批 |
文化部 |
下放省级文化行政部门 |
材料二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在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的压力下,人们呼吁改变“只生一个好”的生育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随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这意味着《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即将修改。
(1)根据材料一,从国家形式看,政府“简政放权”,其直接意义
①清晰界定政府职权,提升社会治理能力②有利于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③确保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特征④依法治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如何做好立法工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的Q市,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开放包容、多元共荣的文化特征,是联合国首批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文化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Q市社会各界的共识。
主体 |
观点或行动 |
市委、市人大、 市政府 |
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以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政协委员、 市民群众 |
坚持统筹协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彰显特色为基本原则,以文化发展带动经济、民生和城市创新发展。 |
专家学者、 企业界人士 |
挖掘文化的经济内涵,变文化优势为产业和经济优势。促进文化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相结合。 |
材料二Q市某校高三(3)班同学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展开讨论,同学们讨论中,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甲观点: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把文化产业推向市场,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乙观点:文化体制改革就要大力发展公益文化,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材料三中日韩同为东亚重要国家,一衣带水、文缘相通,三国的友好合作关系重要而复杂。5月,三国文化部长共同签署了旨在推动三国文化领域交流合作的行动计划。“三国虽然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相信三国有勇气和魄力,面向未来,寻找共同点,这是最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
(1)分析材料一,论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为Q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文化体制改革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说明推动东亚文化和谐相容、共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4)有人认为:“中日韩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的利益纷争,三国在文化上很难实现和谐共生”。请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对此观点作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