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农村书屋”等新项目。这些举措
A.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 | B.是为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
C.属于经营性文化产业 | D.是为了繁荣文化市场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表现在
A.思维根源于存在 |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C.思维是存在固有属性 | D.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
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
C.意识对物质是否具有反作用 | 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这里的“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指的是
A.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 | B.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问题 |
C.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 |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
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体现在
A.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提供了科学标准 |
B.为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提供了锐利武器 |
C.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原则 |
D.是人们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 |
费尔巴哈指出,纯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虽然“是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但不是大厦本身”。列宁也指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哲学没有任何的单独存在的权利,它的材料分布在实证科学的各种不同的部门中间”。这说明
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应该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应该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C.纯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基础 |
D.必须把社会的科学同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相协调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