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 现有下列晶体, 请按要求回答相应问题。(前六个小题用编号填空)

A.干冰 B.晶体硅 C.氩 D.二氧化硅 E.氯化铵

(1)通过非极性键形成的晶体是      
(2)属于非电解质且熔化时只需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3)属于分子晶体,且分子为直线型结构的是       
(4)不含任何化学键的晶体是   
(5)固态时不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是       
(6)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7)已知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将D还原成B,反应方程式为SiO2+2C======Si+2CO,若石墨中C—C的键能为a,SiO2中Si—O的键能为b,晶体硅中Si—Si的键能为c,CO的键能为d,请用a、b、c、d表示生成晶体硅时的反应热△H=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①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②SiCl4沸点为57.7℃,熔点为-70.0℃。请回答: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C中的试剂是;装置F的作用是
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
(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含有铁元素,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③滴定前检验Fe3是否被完全还原的实验操作是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以氯酸钠(NaClO3)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1)提高“反应1”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回答一点即可)
(2)“反应1” 的离子方程式是
(3)“反应2”的氧化剂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采取“减压蒸发”而不用“常压蒸发”,原因是
(5)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粗产品中亚氯酸钠的含量,实验如下:
a.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已知:ClO2-+4I-+4H+=2H2O+2I2+Cl-)
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 。
(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②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结果化成最简。)

某同学对Cl2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反应装置如下:

通入氯气一段时间,KI溶液变为黄色。继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黄色褪去,变为无色。继续通入氯气,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1)已知I2+I I3I2、I3在水中均呈黄色。为确定黄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操作
实验现象
a
取2~3 mL黄色溶液,加入足量CCl4, 振荡静置。
CCl4层呈紫红色, 水层显浅黄色。
b
取2~3 mL饱和碘水,加入足量CCl4, 振荡静置。
CCl4层呈紫红色,水层几近无色。


① 实验b的目的是
② 根据实验a中,水层中含有的粒子有
③ 实验a中水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
④ 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在实验a、b的基础上,需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为
(2)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是因为氯气将I2氧化。已知1 mol Cl2可氧化0.2 mol I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根据上述实验,请预测向淀粉-KI溶液中持续通入氯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消毒作为控制水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液氯消毒是最早的饮用水消毒方法。近年来科学家提出,氯气能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地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1)氯气溶于水能杀菌消毒的原因是
(2)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C6H12O6+24NaClO3+12H2SO4=24ClO2↑+6CO2↑+18H2O+12Na2SO4
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3)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ClO2的含量应不超过0.2 mg·L-1
饮用水中ClO2、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ClO2被I还原为ClO2、Cl的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当pH≤2.0时,ClO2也能被I完全还原成Cl。反应生成的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请写出pH≤2.0时,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时,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简外,还需要下图中的(填字母代号)。

③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V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为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1mL。
步骤5:调节溶液的pH≤2.0。
步骤6;再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④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⑤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引用水样中的ClO2的浓度为mg·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4)判断下列操作对ClO2的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 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Na2S2O3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
②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工业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1)A的化学式是,装置III中A在极区产生。
(2)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通电电解前,检验III中阴离子的方法和步骤是
(4)为防止II中制备的NaClO2被还原成NaCl,应选合适的还原剂,除双氧水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填字母编号)。
a.Na2O2 b.FeCl2 c.Na2S
(5)常温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710-2mol·L-1,II中反应所得NaClO2溶液(含少量NaOH)的pH=13,则溶液中=
(6)气体a、b与氢氧化钠溶液可构成燃料电池,用该电池电解20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生成铜3.2 g,此时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