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22日出现的日全食天文景观,是我国境内天空500年一遇的日全食。针对可能因日全食在部分人群中产生的迷信猜测和心理恐慌,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7月10日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科学引导观赏、谨慎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等,妥善做好相关预案和应对工作。
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做好应对日全食工作是政府之责。”的政治学依据。
某校高二(1)班的宣传委员小张利用国庆节长假,收集了大量图片,精心设计和展出了主题为“共和国60年”的图片展,向同学们介绍新中国6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小张同学在图片展的“结束语”中,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同学留言”一栏,让同学们写观感。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某市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开展“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信念;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在全市大力开展各种争优创先文明活动,大力宣扬诚信、文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科博会,在展示本市科技成果和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交流中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加大对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和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围绕宜居城市和教育城市两大主题,不断提升该市的知名度;开展 “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稿,全市掀起了一场共建美丽城市的热潮;联合多个部门整治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净化了文化环境!
结合材料中某市的做法,谈谈我们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材料一:莫言是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作品以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与精神家园,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他的创作手法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的影响;其作品内容关注中国农民命运,闪烁着人性光芒,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情感。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瑞典等多国文字,赢得了世界文坛的认可。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成为了莫言创作的宝库,广袤国土上的风土人情是莫言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正如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及相关评论所言:“莫言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创新的途径”角度分析莫言获奖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莫言文学创作成功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促进文化繁荣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有专家认为“文化如人,有了性格就变得鲜活起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见,只能是别人的影子受人摆布,文化亦如此。没有性格的文化就没了脾气,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自信可言.如何让文化有性格呢,一是要传承,不忌本,传统文化最经典的东西继承下来;二是要吸收,只要有营养,对中华文化有益,尽管拿来;三是要创新,时代总是不断更迭,再优秀的文化都有属于它的时代,辉煌过后,总要重头来过,因此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用最美的音符奏出中国文化最强音。”
(1)结合材料,谈谈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2)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广大青少年的参与。请为广大青少年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新华网推出的《2014“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大调查》表明,学历、户籍、性别依然是不少大学生就业的三大“拦路虎”。一项关于“就业歧视”的投票结果,56.3%的受访者选择了“学历查三代”,26.5%的人选择了户籍限制,12.4%的人选择了性别歧视。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有意愿报考公务员。
据跟踪调查,许多大学生就业后曾遭遇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如经常免费加班、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一些私营企业甚至不给大学生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注: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为70∶1,37个岗位招录比例超过1000∶1。106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些职位大多数为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或特殊专业职位。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你认为政府和大学生应该做哪些努力。
(2)针对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你认为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