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回答1-2题
1. 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分别是
A 1︰1000和1︰50000 B 1︰2000和1︰50000
C 1︰5000和1︰20000 D 1︰20000和1︰5000
2. 图中B点的海拔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 350米和200米 B 300米和250米
C 300米和350米 D 200米和300米
某地同学在6月22日中午前后进行地理课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利用一根标杆,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杆影长度,将测量结果绘制成如下列所示的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23°26′N,105°E) |
B.(23°26′N,135°E) |
C.(23°26′S,105°E) |
D.(23°26′S,135°E) |
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比乙地更容易遭受泥石流的威胁 |
B.为避免泥石流危害,丙村可向西搬迁约1000米 |
C.丁地位于丙地的上游![]() |
D.该区域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2400米 |
图为某纬线圈,其纬度数为φ°,该纬线圈内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为极点,此时非阴影部分日期为D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A.北纬(90-φ)° |
B.南纬(90-φ)° |
C.北纬(23.5-φ)° |
D.南纬(23.5-φ)° |
此时北京时间为()
A.(D-1)日9时 | B.(D-1)日3时 |
C.(D+1)日9时 | D.(D+1)日3时 |
图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
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丙、丁、甲 |
C.丙、丁、甲、乙 | D.丁、甲、乙、丙 |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下列各题。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 B. 13时 |
C.16时 | D.19时 |
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东方 | B.西方 |
C.南方 | D.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