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 | 50mm | B. | 150mm | C. | 200mm | D. | 250mm |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 | 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 | 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
C. | 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 D. |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问题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 B.劳动力指向型 |
C.原料指向型 | D.动力指向型 |
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 B.产品科技含量高 |
C.以航空运输为主 |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
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 | D.中、西部地区 |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问题。
作物 项目 |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蔗 |
市场价格(元/千克) |
5 |
3 |
2 |
1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2.5 |
2 |
0.8 |
0.4 |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
0.5 |
0.3 |
0.01 |
0.01 |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
20 |
15 |
4 |
10 |
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 B.华北平原 | C.太湖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
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 B.花卉、蔬菜 | C.花卉、甘蔗 | D.蔬菜、甘蔗 |
读图 “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回答问题。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NOx的排放量,市区车速必须保持在( )
A.30千米/小时 | B.35千米/小时 |
C.40千米/小时 | D.45千米/小时 |
关于大气污染物NOx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气溶胶状态的污染物 | B.能引发温室效应 |
C.产生酸雨危害 | D.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 |
如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各选项中所列工业部门依次与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对应正确的是()
A.精密仪表、电子装配、水果罐头、家具 |
B.集成电路、甘蔗制糖、粮食加工、印刷 |
C.普通服装、水产加工、炼铝厂、纺织 |
D.飞机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厂、制鞋 |
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过程。据此回答问题。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 | B.气候优越 | C.市场区位 | D.水源充足 |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B.城市人口增加 |
C.运输便捷 | D.城市居民收入提高 |
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应在()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