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9年11月1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说: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一个道理:“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
材料二 2010年1月9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就美国政府批准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等武器装备一事表示:美国此举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台湾和平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请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点分析如何把握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局?(9分)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材料二 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9年7月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造成上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7·5”事件,是由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境外策划煽动,境内组织实施,破坏民族关系、制造社会动乱的严重事件。“7·5”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依法打击犯罪分子,很快控制了乌鲁木齐的局势,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重要性。
(2)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2010年1月16日,正是三九寒冬,北京最低气温已是零下10摄氏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陪同下,利用周末时间,一大早就冒着严寒来到农产品批发市场、供热公司、保障性住房小区,调查了解民生情况。这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日理万机”的温总理心中与普通百姓的那种无法令人言表的深情厚谊和爱民忧民思民的朴素情怀。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总理“日理万机”的道理。
2010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材料一“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除了飞机、车、船,什么都敢吃”。这句话固然有些夸张,但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们敢吃很多东西,但由于近些年来发生的部分食品安全事故,竟然引发了人们“我们还能吃什么的”疑问。着不能不让我们反思。
材料二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生命安全,我国有关商品安全的立法工作也正积极推进。有知情人士曾透露,“本月底《食品安全法(草案)》将进行四审,四审结束基本就可以定了。”今年我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并宣布将“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诚信体系”。这一系列信号,都预示着今年人们将处在更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中。专家指出,食品安全法制定,目的就是要“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食品安全,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
试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我国国家机关关注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