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的资料表明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S、C、M为 简单培养基,U、V、X、Y、Z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问细菌不能合成哪一种物质?(“+”表示生长良好,“-”表示生长不好)(  )

培养基
生长状态
S、C、M

S、C、M+V+Z

S、C、M+U+Y

S、C、M+Z+X

S、C、M+V+Y

S、C、M+U+X

S、C、M+Y+Z

  A、U      B、V     C、Y     D、Z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 Ma>MbB.h1>h2 Ma<Mb
C.h1<h2 Ma<MbD.h1<h2 Ma>Mb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的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组别
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浓度(mol/L)
0.2
0.3
0.4
0.5
0.6
0.7
实验后花冠细条长度与实验前花冠细条长度的比值
1.20
1.15
1.10
0.93
0.85
0.75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消耗的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溶液浓度介于0.4~0.5mol/L之间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右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
17
100
氮气
17
10
空气
3
28

A.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B.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C.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研究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的三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主要司职细胞内不同膜性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称之为囊泡运输,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如下图所示),需要货物分子、运输复合体、动力蛋白和微管等的参与以及多种分子的调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囊泡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B.“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流动性
C.囊泡运输会导致某些生物膜成分更新
D.囊泡中物质运输需要跨过多层生物膜,才能“锚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