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 |
|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 |
|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
| 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
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
|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
|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
|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
甜菜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再放人蒸馏水中,则能使水变红。其原因是( )
| A.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
| B.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
| C.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 D.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
| 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 |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
| C.a<b,细胞渗透失水 |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
分析以下资料:①K+不能通过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菌素,与K+具有特异亲和力;③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膜,Na+仍不能通过膜。上述资料中正确解释K+能通过膜,Na+不能通过膜的是( )
| A.K+的载体是缬氨霉素,Na+的载体不是缬氨霉素 |
| B.K+能够与缬氨霉素反应,Na+不能 |
| C.K+能可逆性地与缬氨霉素结合,Na+不能 |
| D.K+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膜,Na+不是 |
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
|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
|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
|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