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呈 型曲线;在环境条件有限的自然界中,种群增长呈 型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 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
科学家研究玉米等原产于热带的植物光合作用时发现,二氧化碳中的碳首先在叶肉细胞中被固定到含有四个碳原子的有机物(C4)中,然后才转移到紧邻其旁的鞘细胞的C3中(碳同化如下图左),科学家将这类植物叫做C4植物,把仅有C3参与二氧化碳固定的植物叫做C3植物。
(1)C4植物叶肉细胞含正常的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没有正常的基粒,维管束鞘细胞不能进行光反应,C3还原所需的 由周围紧密排列的叶肉细胞产生并通过 运入。C4植物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这一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2)上图右表示光照强度对某C3植物和某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分析,在相同光照强度下,C3植物和C4植物中光能利用率高的是 植物,若需验证两者之间的光合速率大小,应测定两者 。
(3)当光照强度大于P时,限制该C3植物光合速率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此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
科学家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膜的类别 |
蛋白质(%) |
脂质(%)(主要是磷脂) |
糖类(%) |
变形虫细胞膜 |
54 |
42 |
4 |
小鼠肝细胞膜 |
44 |
52 |
4 |
人红细胞膜 |
49 |
43 |
8 |
线粒体内膜 |
76 |
24 |
0 |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
70 |
30 |
0 |
(1)生物膜系统是 。若要获取较为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作为材料。
(2)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主要区别有:___________。科学家将变形虫的细胞与小鼠肝细胞分别放入0.15%的K+溶液中相同时间后,再次测定K+浓度,发现放有小鼠肝细胞的K+溶液浓度较高,从两种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考虑,原因是 。
(3)对人体其他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糖类的含量基本接近8%,偶尔有个别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类大约只有2%,该细胞最有可能发生了 ,引起因素有 。
(4)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原因是: 。
图甲中X、Y、Z分别表示一天24小时的温度变化、总光合速度(㎎/h)、净光合速度(㎎/h)。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甲中中午12点时,植物的呼吸速度约为___________㎎/h。
(3)图甲中Z线的b点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作适当修改,具体修改措施是 ,修改后测得的O2变化量绘制成的曲线如图甲中的曲线 。为使测得的O2变化量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死的花生幼苗和等量的二氧化碳缓冲液,设对照的目的是 。
(6)若给乙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是否可能出现18O2?请说明理由? 。
有人做了下面的实验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室温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
1 |
2 |
3 |
4 |
5 |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
13 |
9 |
11 |
45 |
60 |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
(2)提供两种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怎样的对照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 ~3 表示3 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
(2)图2 中存在3 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 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 。
(3)图3 中 ATP 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 (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 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