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的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1)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分别测出阻值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下列两组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选填"1"或"2")
方案编号 |
电阻箱的阻值R/Ω |
||||
1 |
400.0 |
350.0 |
300.0 |
250.0 |
200.0 |
2 |
80.0 |
70.0 |
60.0 |
50.0 |
40. |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内阻=.(用、和表示)
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平行于两极板的速度v0进入匀强电场,如图13-9-12所示.如果两极板间电压为U,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设粒子束不会击中极板,则粒子从进入电场到飞出极板时电势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
一质量为4.0×10-15 kg、电荷量为2.0×10-9 C的带正电质点,以4.0×104 m/s的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从a点进入匀强电场区域,并从b点离开电场区域,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5.0×104 m/s.由此可见,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φa-φb=_______V.带电质点离开电场时,速度在电场方向的分量为_________m/s.(不考虑重力作用)
如左下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的M、N两点距离为2 cm,两点间电势差为5 V,MN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则此电场的场强为_______.
如图所示的是匀强电场中的一簇等势面,若A、B、C、D相邻两点间的距离d="2" cm,则该电场的场强是_________V/m;到A点距离是1.5 cm的P点电势为_________V.
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个顶点的电势分别为φA="15" V,φB="3" V,φC="-3" V,由此可求得D点电势φD=___________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