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骃、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
(节选自《文史通义》)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赤壁之战
司马光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权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成败之,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请为将军筹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前秦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进,与操遇于赤壁。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选自《语文读本1》,有删改)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鲁肃俱孙权诣:拜访
B.成败之,在于今日机:关键
C.乘犊车,吏卒,交游士林从:跟随
D.因拔刀前秦案斫:砍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B.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C.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D.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明察形式,说话讲究艺术。他先用激将法激孙权,而后指出孙刘方面有实力,曹操方面有诸多不利因素,劝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
B.孙权手下的人物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态度不同,他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张昭为代表的主降派,一派是以鲁肃、周瑜为代表的主战派。
C.鲁肃面对众人之议却默然不语,是因为其早为自己做好了战后的打算——跟随曹操,一样能够享受高官厚禄,可见其高瞻远瞩,老谋深算。
D.周瑜主张抗击曹操,态度坚决。他劝说孙权坚定战胜曹操的决心,自己则有必胜的信心,果然在赤壁和曹操刚一交锋,就占据了上风。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2)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3)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即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把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2) 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
(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
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大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预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魏将)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马广大眼至涉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粱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妄,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选自《南史》卷五十五)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中路逢蛮贼数百围之卒:最终
B.及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克:攻占
C.击魏洲上军尽殪:杀死
D.景宗命军主马广大眼至涉水上蹑:追击

下面五句话中全部表现曹景宗“技能很多、才干卓异超拔”的一组是()
①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②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③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大丈夫当如是!”④击魏洲上军尽殪⑤不以问人,皆以臆造⑥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宗年少时不仅擅长骑马射箭,而且酷爱读书,有远大的志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穰苴、乐毅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B.在马圈之战中,景宗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战后论功却被陈显达排到了后面,景宗毫无怨言,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显达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义之的战役中,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
D.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