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妇女怀孕、分娩、泌乳过程中有关激素在血液中浓度变化的情况。字母A至E标注在不同的曲线上。有关的激素在下表中列出。每一条曲线对应的是哪一种激素,请将正确字母填入下表
激素 |
曲线 |
雌激素 |
|
催产素 |
|
促乳素 |
|
胎盘产生的黄体酮 |
|
黄体产生的黄体酮 |
|
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固定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一、图二分析,植物A细胞在晚上________含量增多而糖类含量较少,白天则相反。
(2)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和____________。
(3)在上午10: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B和植物A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
(4)取等量A、B叶片进行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若观察到B的滤纸条上以滤液细线为起点的第一条色素带宽度大于第二条,而A则相反。据此推测,叶绿素b与叶绿素a的含量之比高的是________叶片。
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0~25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2)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原因是。
(3)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在短时间内将。
(4)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5)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B植物的干重将。
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1)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3)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据图请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的形式进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的太阳能。
(2)分解者通过将有机物分解成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3)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___条食物链,其中初级消费者是____。
(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____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____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因为此时。
(5)如果这条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如果出现恶性污染事件,则会导致绝大多数水生动、植物死亡,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