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TP和磷酸肌酸都是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都含有高能磷酸键,但是两者水解时用途不同,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用于          ,磷酸肌酸水解时释放的能量用于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它含有2条肽链,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如图所示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动物细胞,据此回答:

(1)两个氨基酸分子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产物结构式如下图,请补充完整:

(2) 一个胰岛素分子共含有个肽键。
[ ▲ ]既是胰岛素的运输通道,又与磷脂的合成有关。
(3)溶酶体来自于[▲ ],其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4)[ 12 ]  的形成与[▲ ] 有关。

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写图中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写文字)

(1) 细胞膜的外侧是[ ▲],判断依据是[ ▲ ]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
(2)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由
共同决定的。
(3) 人体红细胞中钾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红细胞通过的方式吸收钾,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4) 在制备纯净的细胞膜时,科学家往往选取细胞作为材料,原因
;首先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作用,细胞吸水胀破;再通过后续操作即可获得细胞膜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赤霉素(GA)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IAA)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赤霉素与生长素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协同地起作用,其效果比每种物质单独起作用的效果之和大得多的现象)。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

(Ⅰ)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它们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
②将两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两个标号为A、B的培养皿中(培养液成分见右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
③每隔12h,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48h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Ⅱ)实验结果(见右图曲线)
(1)以上实验能否准确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其原因是
(2)请完善上述实验,写出你补充的实验设计,并预测整个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①应补充的实验:
第一步:再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它们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
第二步:
第三步:每隔12h,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48h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②预测实验结果:(请将实验结果用曲线在答题纸的右图中表示)
实验结论:
(3)本实验中排除对实验影响的控制因素有(至少写两个)

图一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和º表示着丝粒,编号1表示X染色体),图二表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
(1)图一细胞名称为 ,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对。这种动物的皮肤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为 条,图一中编号1表示X染色体,则2和3称为
(2)图一细胞的分裂过程对应图二中的()时段;此细胞B与b分离发生在图二中的()时段。

A.4-5 B.5-6 C.7-8 D.9-10

(3)写出该生物所产生配子的基因型
(4)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下图中的()

人体免疫过程如图1,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据图回答:
图1图2

(1)图1表示免疫过程,其中b表示细胞,则a细胞的作用构成了机体抗感染的第道防线,病原体进入a细胞的方式称为
(2)B细胞受刺激后可形成d细胞,同时形成的c细胞能产生物质e,此物质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有
(3)给健康小鼠注射S疫苗,图2表示小鼠注射S疫苗后血液中某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曲线,第21天血液中产生的抗体量,其特点是,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细胞的作用。疫苗相当于图1中的,能识别疫苗的细胞或物质除B细胞外还有(用字母表示)。
(4)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性合作,根据传染病的传播规律,预防微生物传染病主要有三大具体措施,在不同时期,我们国家采取了不同的预防措施:在甲流发生的早期,我国对少数输入性病人进行隔离,这实际上是采取了的措施;后来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就推广疫苗的接种,而接种疫苗实际上是采取了的措施,而疫苗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病原微生物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