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写图中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写文字)

(1) 细胞膜的外侧是[  ▲ ],判断依据是[  ▲  ]         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
(2)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由             
              共同决定的。
(3) 人体红细胞中钾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红细胞通过             的方式吸收钾,体现了细胞膜                   的功能特点。
(4) 在制备纯净的细胞膜时,科学家往往选取                 细胞作为材料,原因
              ;首先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          作用,细胞吸水胀破;再通过后续操作即可获得细胞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及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局部),请据图回答:

(1)上图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结构特点是;结构[ ]是其表达遗传信息的最终场所。
(2)此前,医学界认为溃疡病不是由活的病原体引起的。但沃伦和马歇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慢性胃炎活体标本时,意外发现了许多某种细菌,而且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而正常的胃窦黏膜绝不会有这种细菌的出现。由此他们提出了关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设:
(3)进一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等。其中的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4)为了获得幽门螺杆菌致病的证据,马歇尔和一位名叫莫里斯的医生以身犯险服食用菌,用抗生素治愈。但若滥用同种抗生素,疗效就会变得很差,其实质原因是

下面是一组用新鲜洋葱表皮进行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分析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第1组
①将材料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
①发生质壁分离
②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
②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第2组
③将材料置于0.6g/mL蔗糖溶液中
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④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
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第3组
⑤将材料置于0.7g/mL的尿素溶液中
⑤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逐渐自动复原
第4组
⑥将材料放入1000C热水中
3min后取出,重复第1组实验
⑥不发生质壁分离

(1)洋葱表皮细胞在第1、2、3组实验中均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内部结构基础和外在条件分别是                      
(2)比较第1和第2组实验结果的差异,说明            
(3)比较第1和第3组实验结果,出现实验结果差异性的原因是
(4)比较第1和第4组实验结果,出现实验结果差异性的原因是

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称为_____作用,①和③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
(2)图中②过程的进行需要__________释放溶酶体酶,该过程属于_________免疫。
(3)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则须执行特异性免疫。当该菌体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相应的_________消灭。该物质是由图中[]_________合成的,其特异性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如图,甲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让狗大量饮水(图中箭头a所示)后,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当将2.5%NaCl溶液10 mL注射入颈动脉(箭头b)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后,尿量也减少。根据此实验,可以推断:

(1)2.5%NaCl溶液注入动脉,使_________升高,刺激_________,引起_________激素分泌,导致尿量减少。本实验也证明_________中含有这种激素。
(2)如果预先将狗的脑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的排尿曲线描绘在图乙中的坐标上。

下面是某小组的同学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的两种实验方案。他们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一:将甲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
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
(1)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方案一:
[来源:Z_xx_k.Com]
方案二:

(2)甲、乙两组实验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3)现在由你进行实验设计,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