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
②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③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④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④ | D. | ②③ |
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控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 | B.迁移农业 |
C.种植园农业 | D.乳畜业 |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 B.长江流域 |
C.雅鲁藏布江流域 | D.黑龙江流域 |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田 | B.植树造林 |
C.覆膜种植农作物 | D.修建梯田 |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
C.增加自住房面积 | D.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 B.城市房价昂贵 |
C.人居环境恶化 | D.城区不断扩大 |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 B.1930-1950年 | C.1950-1970年 | D.1970-1990年 |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 B.聚落 | C.耕地 | D.地形 |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 B.距城镇过远 |
C.易受洪水威胁 | D.工程量过大 |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 B.绿洲分布 | C.河流分布 | D.沙漠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