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农田生态系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秸杆中的能量是农作物通过         过程储藏起来的。
(2)秸杆中的含碳物质在好氧菌的作用下,生成     ,该物质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该物质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循环的同时,还伴随着            
(3)日本科学家设法把固氮基因转移至水稻等粮食作物体内,通过指导合成固氮酶而起到固氮作用,请写出固氮基因的表达过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插条繁殖时,如果在枝条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扦插枝条就容易生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2-19,甲为桃树,乙为龙爪槐,请回答它们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回答A→B或B→A),并解释其原因:

图1-2-19
①桃树______;龙爪槐______。
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业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喷洒生长有某种双子叶植物杂草的水稻田,结果水稻正常生长,杂草死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柏、杉树的树冠都明显呈宝塔形,请解释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密封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很快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其原因是块茎含有较多的________,进入休眠期。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发芽,可用______处理。

图1-2-18是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1-2-18
(1)甲图中B点表示______________。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
(2)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的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曲线所代表的植物对CO利用的特点是______,Ⅱ曲线所代表的植物体内固定CO的物质是______。
(4)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______的供应。

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以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矿质元素的需求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措施可通过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等方法实现。(2)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__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蔬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培养液中泵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培养液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三种必需矿质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它们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图1-2-17是植物无土栽培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2-17
(1)在研究矿质元素X是否为该种植物所必需的实验中发现,培养在无X矿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中的该植物营养生长正常,只是其花粉管不能正常发育。对照组一切正常。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发现,在通气状态下,植株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矿质营养远远高于不通气状态,请简要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将叶片3置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CO中数小时,然后将叶片1、2、3和组织4、5分别切下来检测,预期会在何种组织中检测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镁营养不足,顶部新生叶片表现的颜色很可能是______。
(5)若想促使叶片2部位的侧芽迅速发育成侧枝,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6)若想在一段时间内使该植物尽快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可采取的措施是(要求至少答出3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4株大小相同、来源相同、具有相同叶片的嫩枝,依图1-2-15所示方法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 g,其后每隔4 h,记录各装置的质量。图1-2-16曲线表示实验结果:

图1-2-15
(1)曲线Ⅰ代表A、B、C、D中的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为什么?
(2)图1-2-16中曲线Ⅱ、Ⅲ分别代表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指出该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中哪一面的气孔数量多?__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16
(3)若将装置A放入①玻璃钟罩内;②暗室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