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初始浓度c/mol·L-1 |
溴颜色消失 所需时间t/s |
||
CH3COCH3 |
HCl |
Br2 |
||
① |
0.80 |
0.20 |
0.0010 |
290 |
② |
1.60 |
0.20 |
0.0010 |
145 |
③ |
0.80 |
0.40 |
0.0010 |
145 |
④ |
0.80 |
0.20 |
0.0020 |
580 |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
C.增大c(HCl),v(Br2)增大 | D.增大c(Br2),v(Br2)增大 |
下列各组物质中,因为反应条件、浓度或用量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① C与O2 ② Na与O2 ③Cu与硝酸 ④ AlCl3溶液与NaOH溶液 ⑤ CO2与NaOH溶液 ⑥Fe与Cl2
A.除③外 | B.除③⑤外 | C.除③④外 | D.除⑥外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还原性F->Cl->S2- | B.原子半径:Na>Mg>O |
C.酸性:H3PO4>H2SO4>HClO4 | D.乙烯比例模型 |
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
B.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
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
D.③中1 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①FeCl2②H2SO4 ③NH4NO3 ④HCl⑤Fe(OH)3
A.只有①②③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①③④ | D.全部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的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2NA |
B.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
C.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
D.标准状况下,0.1NA的SO3的体积约为2.24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