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则它表示的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A.是晶体 | B.可能是晶体,可能是非晶体 |
C.是非晶体 | D.不能确定 |
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 + 3O2 + 4OH—2CO32— + 6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 +6H2O |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比较Cl、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完成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C.用图3所示装置可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D.用图4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NaOH的浓度为
A.2mol/L | B.1.8mol/L | C.2.4 mol/L | D.3.6 mol/L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2+、Al3+、NO3-、S2- |
B.存在较多Fe3+的溶液中:Na+、SCN-、CO32-、K+ |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NH4+、NO3- |
D.常温下Kw/c(H+)=0.1 mol/L的溶液:K+、Na+、SiO32-、NO3- |
下列有关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也都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淀粉、纤维素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
C.米酒变酸是因为乙醇被氧化为乙酸 |
D.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