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 |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可能会升高 |
D.A液中的O2浓度总是比C液中高 |
有人用化学方法分离提纯某细胞器的成分后,用双缩脲试剂和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进行检测,发现分离的成分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也能被吡罗红甲基绿染成红色。有关该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处理 |
B.能够通过脱水缩合产生水 |
C.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场所 |
D.利用光能将CO2合成(CH2O) |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
B.浆细胞只能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
C.T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一定是细胞免疫 |
D.B细胞、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
50 mL |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
甲 |
25 mL |
75 mL |
无氧 |
乙 |
25 mL |
75 mL |
遇氧 |
|||
50 mL |
未处理 |
丙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丁 |
25 mL |
75 mL |
通氧 |
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0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度降低时, e点不移,d点右移 |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C.pH=c时,e点为O |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有 ( )
①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不断更新
②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烟草都含有DNA
③抑制细胞膜载体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因素,都会影响协助扩散
④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酶加速反应进行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⑥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⑦蛙的成熟红细胞常被选为获取纯净细胞膜的材料
A.②③⑤⑦ | B.①②⑤⑥⑦ | C.①②④⑤ | D.②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