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苯乙烯和乙醛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22% | B.32% | C.2% | D.19.56% |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
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 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 |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 ="==" Al(OH)3↓+3H+ |
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 ="==" 2Na++2OH-+O2↑ |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 CaCO3↓+H2O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
B |
向稀的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加浓溴水 |
生成白色沉淀 |
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 |
C |
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 |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 |
氧化性:Cl2>I2 |
D |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
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N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SO2等气体 ③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④足量的硫单质与64 g铜反应,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 ⑤蔗糖炭化的演示实验中,浓硫酸既体现了强氧化性又体现了脱水性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
A.①④⑤ | B.①⑤⑥ | C.②③④ | D.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