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无水乙酸和乙醇共热制取乙酸乙酯 |
B.鉴别集气瓶中的甲烷和乙烯:移去玻璃片,分别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及是否有黑烟 |
C.制备氯乙烷(C2H5Cl):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
D.制取乙酸乙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
氨水中有下列平衡NH3•H2ONH4++OH﹣,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NH4+浓度增大的是()
A.加NaOH 固体 | B.加浓HCl |
C.加NH4Cl固体 | D.加同浓度的氨水 |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H4)2SO4溶于水:(NH4)2SO4═2NH4++SO42﹣ |
B.H3PO4溶于水:H3PO4═3H++PO43﹣ |
C.HF溶于水:HF![]() |
D.NaHS溶于水:NaHS═Na++HS﹣,HS﹣![]()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配制FeCl2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
抑制Fe2+水解和防止Fe2+被氧化 |
B |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溶液变红褐色 |
制备Fe(OH)3胶体 |
C |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的大 |
比较S、C的非金属性强弱 |
D |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
25℃时,已知弱酸的电离常数:K(CH3COOH)=1.8×10﹣5;K1(H2CO3)=4.4×10﹣7; K2(H2CO3)=4.7×10﹣11;K(HClO)=4.0×1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0.1mol/L的醋酸溶液比0.01mol/L的醋酸溶液的K值小 |
B.25℃时,甲基橙滴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溶液呈黄色 |
C.新制氯水与碳酸氢钠不反应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醋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的pH: |
pH(Na2CO3)>pH(NaClO)>pH(CH3COONa)
有一元酸和一元碱两种溶液,其 pH分别为2和12,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为()
A.大于7 | B.小于7 |
C.等于7 | D.大于、小于或等于7都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