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Y、Z、W为同周期元素,X、Z同主族,X、Z可形成共价化合物ZX3 和ZX2 ,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据此填空:
(1)Y的元素名称为 。
(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Y和W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4)已知Na和单质Z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甲装置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 |
B.通过乙装置实现化学反应:![]() |
C.用丙装置测定盐酸的浓度 |
D.用丁装置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有乙烯生成 |
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2S,有关反应原理如下:
①Fe3O4(s)+3H2S(g)+H2(g)⇌3FeS(s)+4H2O(g)
②Fe2O3(s)+2H2S(g)+H2(g)⇌2FeS(s)+3H2O(g)
③FeO(s)+H2S(g)⇌FeS(s)+H2O(g)
温度与上述各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③中铁的氧化物都是氧化剂 |
B.反应①、②、③的正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C.反应①、②、③中,温度越高H2S的的脱除率越高 |
D.反应①、②、③中,压强越大H2S脱除率越高 |
室温下,将0.100 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未知浓度的某一元碱MOH溶液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一元碱溶液浓度为0.100 0 mol·L-1 |
B.a、b、c点的水溶液导电性依次增强 |
C.室温下,MOH的电离常数Kb=1×10-5 |
D.b点:c(M+)+c(MOH)=c(Clˉ) |
室温下,关于下列4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混合的体积变化) ( )
① |
② |
③ |
④ |
|
pH |
12 |
12 |
2 |
2 |
溶液 |
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醋酸 |
盐酸 |
A.在①、②两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铵晶体,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将等体积的①和②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①>②
C.把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l-]>[NH4+ ]>[OH-]>[H+]
D.将溶液②和溶液③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
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Na+、K+、NH4+、Fe2+、A13+、CO32-、SO32-、SO42-、C1-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中肯定存在Na+、Fe2+、A13+、NH4+、SO42- |
B.气体F在氧气中经催化氧化可生成气体A |
C.沉淀C一定是BaSO4、沉淀G一定是Fe(OH)3 、沉淀I一定是Al(OH )3 |
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Fe2+、SO32-、K+和C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