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带来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共中央在新世纪为我们描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蓝图。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之乡——安徽风阳县小岗村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瞄准市场,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蘑菇、花木、葡萄种植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效应,并涉足旅游、加工制造等新兴产业,掀起了二次创业热潮;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推动了种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成立行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原料、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扩大了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使农产品顺利打入市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今天,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需要勇于创新,积极应对思想理论上的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哪些经济意义?
(2)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小岗村的发展对深化我国农村改革的启示。
(3)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高中学生王某利用暑假带领第一小组同学进行了社会调查。
情景一 同学们走访了现年55岁的李伯伯家,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居民生活的变化,下表是同学们所作的记录。
年份 |
全年家庭收入(元) |
全年家庭支出(元) |
全年家庭储蓄(元) |
||
(年) |
工资收入 |
其他收入 |
食品支出 |
其他支出 |
|
1978 |
500 |
0 |
230 |
170 |
100 |
2000 |
10000 |
1000 |
3000 |
3500 |
4500 |
2010 |
80000 |
10000 |
15000 |
35000 |
40000 |
情景二 同学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李伯伯家把不花的钱统统存入银行,理财方式单一。
(1)透过以上记录,你发现李伯伯一家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请你向李伯伯提出两条家庭理财方面的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面对股市“股票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警示,一面是越来越多的人争相进入,另一面是越来越多的人唉声叹气。
请你分析股市中为什么有人喜、有人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今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70%。然而,没有文化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广东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以提高社会文明和人民素质。目前,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同时,正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材料二“2013年中国土耳其文化年”活动3月在北京和上海开幕,一年间来自土耳其的戏剧、电影、芭蕾、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音乐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家们来华献艺。此外,文化年活动还赴深圳、张家界、成都、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集中展示土耳其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音乐等内容。
(1)运用“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举办土耳其文化年的理论依据。
当前,我国公众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87.53%)、报纸 (59.12%)、互联网(26.6),公民主动参与科普活动和参观科技场馆等意愿在增加。“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根据材料,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角度,就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提出建议。
某校高二(1)班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同学们认为,建设美丽中国,企业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如原来一家废水排放率很高的企业,转变观念,投入资金,废水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改善了环境。请说明“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