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家与国际组织】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3月14日,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3月14日上午11时许,一些僧人在小昭寺用石头攻击执勤民警,随后,一些暴徒开始在八廓街聚集,呼喊分裂国家的口号,大肆进行打砸抢烧活动,事态迅速蔓延,不法分子对拉萨市区主要路段的临街铺面、中小学校、医院、银行、电力和通讯设施、新闻单位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
材料二:2008年4月21日巴黎授予达赖“荣誉市民”。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请运用国家结构形式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看待以上材料。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
(1)揭示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发展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意义。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需求很大。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保持一段时间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不同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及增幅


2010年
2011年
增幅
东部地区
1352元
1422元
5.2%
中部地区
1275元
1350元
5.9%
西部地区
1273元
1378元
8.2%

材料三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谈一谈政府如何应对“用工荒”?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以人为本”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幸福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地政府纷纷把提高幸福指数列为主要奋斗目标。某校高三(11)班同学以“打造和谐安徽,提升幸福指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之后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才能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我省要围绕自己的优势产业,巩固和发展带动性强、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热点消费,扩大汽车、住房、旅游、通讯等重点领域消费。全面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和农民消费水平。拓展省外市场,提高商品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提升省外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落实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挖掘消费潜能。
乙同学:创造幸福是个渐进的过程。政府在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措施,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的角度,为提升“幸福指数”提出合理化建议。

(14分)“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2013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图1)

图2 2006年—2011年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变化趋势

(注:消费率是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投资率通常是指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目前高收入国家消费率达到62%,全球平均为61.5% 。)
材料二“中国梦”是建立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上的,为此我国提出了向消费大国的经济转型,同时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生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健全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出台多项政策,稳定食品、住房等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1)图1、2分别反映的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请分析政府采取相关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乡镇管理与政治体制、社会公共服务滞后等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所以各地方应根据国务院有关城镇化的指导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区,拓宽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制度渠道,增添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积极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