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乃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

根据表2描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根据所学经济学知识,提出发展农业的有效经济措施。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几年前,张某投资15万元开了一家饮食店,因口味好且价格实惠,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经过几年的发展,张某又与另外两人分别以资金60万元、土地(折合50万元)、设备(折合10万元)共同成立了一家饮食公司,他们各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家饮食公司属于

A.股份有限公司 B.合伙企业 C.个人独资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首家股份合作农场于2013年1月21日在仙居落成,该农场以村民土地入股方式,配合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形成农业产业化,村民成为股东后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务工渠道。这一模式的建立有利于
①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②实现分配方式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
③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农村进一步发展
④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第一次把“三驾马车”的序列做了调整,把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提到了第一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①消费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②消费决定投资和出口的质量和数量
③消费对经济具有可持续的拉动作用
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投资和出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破窗理论”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玻璃门窗被砸破,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带来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破窗理论”主要体现了

A.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 B.生产与交换的辩证关系
C.价格与供求的辩证关系 D.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这就是著名的“羊群效应”。这一效应在消费行为中可表现为人们的________,在投资理财中它可能会影响到________。

A.求实心理国债的价格 B.从众心理保险的价格
C.攀比心理银行的利率 D.从众心理股票的价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