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据统计,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共入库37 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增收6 770亿元。全年税收占GDP的比重为18%,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东、中、西部税收全面增长,西部地区收入增速分别快于东部和中部2.1和2.3个百分点。
材料二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是如何体现税收的调节作用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创发展的新优势。”全省围绕“转调创”这一发展新思路,推动山东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经济文化强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201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注:研发经费(包括研发人员收入在内的各项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07~2012年,山东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从1.4%提高到2%。2011年北京市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为5.83%,深圳为3.66%。
(1)指出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从收入分配的角度,为提高山东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议。(10分)
材料:无论是转方式,还是调结构,关键在科技创新。山东省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
(2)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正确性。(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剧因其凝重、洗练、端庄、大气的美学品位和精致细腻、声情并茂的表现力被称为“国剧”。作为我国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京剧面临着经典剧目大量失传、优秀演员不断流失、剧场经营难以为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京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人认为,“艺术形式西化是京剧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跨界发展,是京剧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推动力。京剧完全可以和杂技、音乐、影视、互联网、动漫、旅游等结合起来,使京剧走出传统的狭小的内循环体系,与市场共舞,实现京剧发展的市场化、规模化。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什么京剧必须与相关产业融合跨界发展。(8分)
(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京剧提出两条建议。(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信息化与“三化”同步发展

材料二:改革开放前,我们曾提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目标。由于历史的局限,当时没有提到城镇化;虽然提出科学技术现代化,但没有“信息化”的概念。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信息化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何重要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提出“四化”同步发展的必然性,并阐述党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12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人这样评价: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有人这样评价:“美丽中国”是一个大智大慧的构想,是实事求是的构想。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没有半点的故弄玄虚,也不是迁就的政治口号。
(1)结合材料一,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领导人民打造出“美丽中国”。(9分)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会对震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严重灾难,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1)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报产生了疑虑?科学家又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12分)
材料二:2013年4月20日,突如其来的雅安芦山地震,又一次验证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始终心手相连。灾难发生后,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从第一时间救人到拨专项资金救助受伤群众,从物资调运、疏导交通到防范次生地质灾害、防止灾后疫情、修复倒塌设施,各项救灾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也积极响应,全力开展抗灾自救。经过灾区各方的日夜奋战,灾区的“生命线”逐渐被打通。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有关知识,评述中国共产党在雅安芦山县地震发生后组织救援中的作用。(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