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都开辟了表达民意的专栏,如“听民意,答民情”、“我有问题问总理”、“我给总理献一策”等栏目。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说:“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多达数百万条,参与的恐怕有上亿人。”这一现象表明 ( )
①人民群众越来越关心国家政治生活 ②网络已成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主要渠道 ③网络的便利性使政府能及时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④网络技术搭建了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互动沟通的平台,拉近了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最终取决于人的精神力量和整体素质,而影响人的精神力量和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文化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创造深厚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因为这样可以( )
A.不断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
B.直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C.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D.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必经之路,但这也是一条艰险之路,因为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对企业的融合产生重要影响。这体现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C.不同的文化差异巨大,无法相互融合 |
D.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的实践 |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网络的普及,使得虚拟社会创新已成为时代的律动脉搏。幽默、搞笑、率真、个性等网络流行元素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也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文化的影响是是潜移默化的
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
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材料表明()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B.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
C.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
D.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