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外交理念。
(1)这个新的外交理念被称为。                   
(2)2006年以来,我国外交成果斐然,试举三例。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界农业“三强”的荷兰,在1990年制定了“回归大自然的计划”。低洼之地的荷兰,农业条件恶劣,几百年来,荷兰人一直向大自然要地,靠围海造田扩大土地面积。然而,现在农业发展了,政府又在考虑把一些土地还给大自然,以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荷兰政府将在今后30年里,投资购买有环保价值的4万公顷土地作为自然保护区,购买5万公顷土地以美化自然环境,最终把目前耕地的1/10归还给森林、湖泊和沼泽地,使稀有植物得以繁殖,使濒临灭绝的鸟类、野生动物重获栖息之地。
结合材料,说明应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2分)

(22分)材料一: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平均增长速度

国民收入
13.58万亿元

25.73万亿元

10.8%

财政收入

2.17万亿元

5.13万亿元

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元

13786元

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元

4140元

6.8%

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总量实现跃升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的利益冲突也渐渐浮出了水面,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的出现,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这些不仅干扰了社会的稳定,也对经济发展构成了威胁。
材料三:2010年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呈现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某些垄断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大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10%)拥有的财富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仅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答: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答:

材料:自从2008年9月以来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着全球的金融系统,并逐渐扩散蔓延给全世界各经济体带来了严峻的就业问题。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08年中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为9.6%,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是来自农民工失业问题,中国大约有2000万的农民工将因金融危机失去工作。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问题,2009年将有610万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年未就业学生数150万人,大学生就业需求数将高达760万人,将有更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问题。因此,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府必须给予更大的关注。结合上述材料,请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当今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生的,因而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答:
(2)结合材料,作为劳动者应该如何做好准备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答:

截止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参与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网络监督存在着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
(1)公民为什么关注网络监督?
(2)你认为应如何确行使网络监督?

近年来,福建省重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努力打造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品牌,推动闽台双向旅游对接,增进两岸交流,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我省A地政府以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将文化产业振兴与群众文化福利统一起来,特别是把握群众文化福利这一关键,准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制定文化投入规划
(1)作为公民,你认为应如何有序地为文化投入规划的制定献计献策?
(2)公民为什么要为文化投入规划的制定献计献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