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广东潮州模拟)2008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全国中小学生迎来史上最牛的一节课:以“知识守护 生命”为主题的安全公益课《开学第一课》。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这表明 (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
B.文化在时代发展中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
C.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③自然科学和技术 ④语言和文字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什么道理: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2500多年前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经典箴言,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 B.具体深刻的特点 |
C.深远持久的特点 | D.相对独立的特点 |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近年来,社会诚信的缺失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这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尤其是进行诚信教育。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是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文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④它的本质和现象都属于意识形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