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的措施中,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加热 |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
B.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把物质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 |
C.凡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为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物质为无机物 |
D.根据密度大小把金属分为轻金属和重金属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苏打可以用作胃溃疡患者的胃酸中和剂 |
B.二氧化硫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银耳、米粉等 |
C.飞机播撒碘化银或干冰可实现人工降雨 |
D.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酸 |
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mol Y,反应初始4 s内
(X)=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A.4 s时容器内c(Y)=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0.4
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其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次氯酸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
B.a~b段,溶液中 ![]() |
C.b点对应溶液中:c(Cl-)>c(H+)>c(HClO)>c(ClO-)>c(OH-) |
D.c点对应溶液中:c(Na+)=2c(ClO-)+c(HClO)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 |
无银镜生成 |
淀粉未发生水解 |
B |
将一铝箔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生成致密的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
C |
铜放入稀硫酸中,再加入硝酸钠固体 |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蓝,有明显的气泡放出,铜溶解 |
硝酸钠可以加快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
D |
向2 mL 0.1 mol/L Na2S溶液中滴几滴0.1 mol/L ZnSO4溶液;再加入几滴0.1 mol/L CuSO4溶液 |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 |
溶度积(Ksp):ZnS>C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