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人问题的决定》。2009年中央1号文件也是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要全面加强三农工作,政府要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的投入。
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论述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面加强三农工作,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要求:
(1)闱绕论题.在论述中止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同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胡锦涛指出,此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今年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这一次飞行中,我国航天员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任务技术难度更大,可靠性要求更高,状态变化较多,对任务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开展载人航天这一科研实践活动的意义。

材料一: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08年长三角经济虽然增速趋缓,但在经济发展的“成绩单”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兴奋的亮点:①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都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短腿。2008年,长三角消费增幅首次超过投资增幅和出口增幅。②长三角16个城市中,15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增速均快于第二产业。③长三角16个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达到12.3%,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达到12.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均值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速。

(1)概括材料一反映了2008年长三角经济运行的哪些信息?
材料二:在“长三角”经济中,江苏扮演着重要角色。江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江苏的小康应是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放手让苏南先导拉动,苏中快速崛起,苏北跨越发展,长江南北联动开发,构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要“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材料三:中国经济正遭遇周期性回落及经济转型的叠加压力。长三角等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首当其冲。专家认为,经济转型这根主线必须牢牢把握,这是发展到特定阶段必然要跨越的。如果不想顺势调整,不愿痛苦转型,只想“忍一忍、挺一挺”,就会延误时机,愿望落空。
(3)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长三角地区怎样加快实现经济转型提出建议。

某校高三(1)班学生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以“企业应树立怎样的经营意识”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表格是某同学根据讨论成果设计的表格

应树立的意识
树立这一意识的经济学理由
质量意识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只有重视产品质量,提供质量好的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
市场意识

竞争、创新意识

品牌、信誉意识

节能、环保意识

“走出去”意识

座号

图表

注: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中国汽车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可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材料: 目前,几乎在所有的中国大中城市,私人轿车拥有量不断攀升,私人轿车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财富、地位的象征,而是成为相当一批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了“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但随着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燃油紧缺等负面效应也逐步呈现并有加速恶化的趋势。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回答: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说明汽车生产企业和政府怎样才能既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又尽量减少其负效应?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某县被确定为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区。试点前,该县A村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生产已陷入“农业比较效益低——种田缺乏积极性——土地粗放经营或抛荒——农业比较效益更低”的恶性循环。2005年开始,A村成为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样本村。经过几年推进,该村2621亩土地通过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土地流转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专业大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后,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或股份收入,还可以到农业企业或专业大户上班,获得工资收入。以下是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前后A村耕地利用及收益情况。2008年10月19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当前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方面,就是要推动土地向农业种植规模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发展有区域特色的规模农业,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增加粮食产量,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要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在流转中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耕 地
面 积
抛荒土 地
流 转
土 地
粮 食
单 产
每亩所获纯收益
村民年
纯收入
2004年(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前)
2823亩
717亩
/
812斤/亩
216元
2113元/人
2008年(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后)
2823亩
/
2621亩
1132斤/亩
952元
6927元/人

材料二30年前,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决定。3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适时作出决定,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土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中央要求各地在试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各地情况的土地流转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材料三 地权改革牵涉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但部分试点地区在地权改革政策的探讨、研制过程中,并没有给予农民太多的话语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密切人大代表同农民的联系。
(1)材料一反映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2)结合材料二,谈谈党的农村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是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